成为父亲后,我不再自由了

成为爸爸的这9个月,是我人生中最混乱、最疲惫、最焦虑的时刻。
但同时,也是人生中最值得记录的时光。
因为我不再自由了。。。

我想,我终于能够体会天下的全职妈妈们,
每天在失去什么,又在守护什么。
可以很负责任地说
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份职业的“转换成本”,比“全职妈妈”更高。
如果有差不多接近的,那就是“全职爸爸”。
没有“上下班”的固定时间;
没有“完成KPI”后的成就感;
他们在用自己的生活节奏,
去成就另一个生命的成长。

01 最自由的工作,最不自由的自己

过去的半年里,
我每天都在“全职妈妈的视角”中生活。
于是最近,
我反复在问自己一个问题:
为什么我会感觉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不自由?
其实近十年来,
我从未真正过过那种“朝九晚五”的生活。
我一直都不用打卡上下班,
也不用挤地铁通勤,
我可以WFH(在家工作),
也可以在任何地方写稿、拍片。
这些在旁人看来,我应该是那种“自由到发光”的人吧。
但现实却是,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,
感到被时间、被身份、被责任
困住得如此彻底。

02|我以为我能应付一切

我一直以为自己可以轻松胜任“全职奶爸”。
因为我一直都很喜欢小孩、我也很擅长下厨,家务活也不在话下。
从Michelle怀孕开始,每一顿营养餐都是我亲手准备。
做月子餐、给宝宝换尿布、哄睡、半夜喂奶
小新8个月以前我甚至能闭着眼换尿布
(当然现在难了,就像跟一只小猴子打游击战)。
我以为自己足够能干、工作时间地点自由,
什么样的挑战我都可以轻松应付!
但我错了!
而且
大错特错!

育儿真正的挑战,
不是你能不能“做”,
而是你能不能“不做!”
不工作、
不更新内容、
不回应合作邀约、
不去抓住那些机会!
这种“放下”,才是我最不擅长的事。
🕊️“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,而是你愿意放下什么。”
03|心理拉扯,比身体疲惫更难受

我的内心里,
就像是住着两个不同版本的自己。
一边,
是成堆的工作、计划、
满满的创作灵感、
一个个合作的邀约、
未完成的写作、剪辑草稿;
另一边,
是怀里的孩子、手里的奶瓶、厨房的锅碗瓢盆,
和经历了巨大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太太。
我知道,他们都需要我;
我也知道,我很热爱我的工作,我的创作和分享!
于是,我试图在生活和工作中找到一种“平衡”,

这里是我一周的日程:
时间上的限制:
周一到五:(白天从7点开始)
给宝宝喂4顿奶、2顿辅食、2-3次哄睡、换至少4次尿片
2次户外活动、2次陪玩、洗奶瓶、奶泵两次,然后打扫卫生,
午饭,就给自己塞一个三明治,并且站着吃完。
然后做晚饭、直到晚7点洗澡后,Michelle接班完成哄睡。
期间,趁小新的小睡时间见缝插针的工作一小会儿。(大概每次30分钟-1.5小时不等)
为了能多工作,我尝试过凌晨4点起床,也尝试过等孩子晚上睡了之后,再工作几小时,但效果都不理想。(主要是早起有时会把孩子吵醒,而晚上是我实在没有打多少精力和体力了)
周末:Michelle会接手,给我多一些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视频创作。
所以一早,我会出去拍片,中午回家做饭,洗碗。
下午剪辑,写作,去健身房。
然后回家做晚饭,遛娃,一起给孩子洗澡。
周日买菜,然后重复。
地理上的限制:
在过去的9个月里,
我的活动范围局限在家周围1-2公里,
独处的时间是
清晨或者晚上去健身房的1小时。
我的纠结:
刚开始我还可以勉强找到一种平衡。
但过去一两个月里,随着孩子的精力越来越旺盛
更加紧密的安排开始掏空我的精力,
我也越来越难找到时间的缝隙去工作、
我开始怀疑自己:
是不是在错过了什么?
是不是掉队了?
我会纠结于,
做吧,我可能会错过一些无法复制的珍贵时光
不做吧,我会不会除了错失机会?
或者,可能会被认为是个拖延、懒或者不作为的人。
说实话,
我曾担心过Michelle会产后抑郁,
我曾担心过小新会没有安全感。
但,我从来没想过,
那个情绪濒临崩溃的人,
竟是我自己。

而她,
我的太太Michelle却一直在安慰我、鼓励我,
给我分享她读《臣服实验》的心得
尽力让我能有自己的时间,去做自己的事。
我知道她想让我轻松一点。
而我,
如今却变成了那个需要被安抚的人。
“人生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失败,而是选择的悔意。”
——米兰·昆德拉
04|原来自由,是一种错觉
以前我总觉得,
自由,就是“想做什么,就能做什么”。
但后来我意识到,
那其实是一种错觉。
真正的自由,建立在几个前提上:
- 你能掌控时间
- 有专注工作的空间
- 你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;
- 你有自己的节奏
- 能获得回报
- 拥有工作和生活的边界感。
其实,这就是自由。

而当你成为父母之后,节奏、回报和边界感就不再属于你。
宝宝的作息、情绪、成长,每一个变化都可能打乱你的计划。
你没有“完整的一天”,
没有“确定的时间段”。
你永远在线,
却随时被打断。
只能在碎片时间里找回自己。
这段经历是可贵的,
它让我特别能理解许多全职妈妈:
她们不是不工作,
而是已经在“全天后的工作”;
她们不是不想有自己的生活,
而是每天的时间和精力早就被生活榨干;
她们不是“没目标”,
她们只是把目标放在现在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上。
05|重新定义“自由”的意义

而就在前两天,
我经历了一次情绪的小爆发,
我无法快乐起来,
一整晚睡不着
脑子里反复想的是:
生活中,
我是不是做得不够?
工作上,
我是不是已经掉队了?
似乎我怎么选都是不对,
而牺牲哪个也都不行,
但,
我又找不到一个完美的平衡,
所以一种无力感,油然而生。
第二天,我们一起去马来西亚给宝宝买东西(车程+过海关大概1-2个小时之间)
他不适应新环境,所以晚上11pm惊醒之后,我们哄了4个小时才睡着。
所以,我们也没怎么睡,我还感冒了。
这几天思考下来,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:
真正的自由,
不是“你能做什么”
而是你清楚地知道:
什么事才是此时此刻最重要的,
然后你愿意放下其他一切。

这让我想起《臣服实验》的作者迈克尔·辛格(Michael Singer)讲,
他年轻时也一直努力地去掌控生活,
想让所有事情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。
结果却发现,他越想控制,生活反而变得越混乱、越疲惫。
后来,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实验:
彻底放下所有的执念,不再去强求任何结果,
而是顺着生活出现的每一个机会,去接受它、去经历它。
结果,你猜怎么着?
他的生活不仅没有失控,反而发生了很多远超他想象的奇迹。他事业成功了,内心也第一次感受到真正的平静和自由。
说实话,这个故事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
道家常常提到的那个概念——“无为”(Wu Wei)。
无为,并不是什么都不做,并不是摆烂、退休、随波逐流
而是你,不再纠结于数据、不再焦虑于欲望、
不再勉强去追赶原本就不属于你的生活方式。
珍惜你现在拥有的一切,放下所有的执念,
顺着生活出现的每一个机会,去接受它、去经历它。
这样,反而能有更好的结果。
07|慢一点,反而更值得

这一年来,我其实早预感到很多计划会被搁置,
工作会减少、内容的更新节奏会乱、合作会推迟。
但说实话——我没有后悔过。
我当然也会担心
担心过会掉队、计划会被打乱……
可同时,
我更怕忽略了和Michelle的深度连接和交流,
我更怕错过小新第一次翻身、第一次坐、第一次站、和大声欢笑的时刻,
所以,
在凌晨三点抱着宝宝踱步哄睡时,
轻轻地对自己说一句:
“他现在需要我,而这,就是我现在最重要的工作。”
而这,是用再多“成功”都换不回来的珍贵感受。
所以,如果你是丈夫,
或者你身边的伴侣是全职妈妈,全职爸爸
请你读到这里的时候,多看她/他一眼,
哪怕你什么都说不出,也请告诉她:
“你真的辛苦了,我知道。”
“真正的理解,不只是站在对方立场想,而是愿意陪对方走一段。”

08|写在最后:我们终会找回那个“自己”

当然,
我仍然一个追逐理想的人。
身上的标签不少,
但现在,我更重要的身份是:
Michelle的丈夫、小新的父亲
我希望Michelle更健康,更轻松,更安心;
我也希望在小新需要我们的这些年里,
我们能毫不犹豫地,陪在他的身边,站在他的身后。
我们的三人小家庭会逐渐磨合,
我们终会一起从整个家的角度,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。
但现在,先让我把专注点放回到我可以掌控的事情上。
现在的小新已经会爬、会站,也慢慢能表达情绪了。
我知道他对我还有依赖,
但终有一天他会学会走路,他会慢慢长大,
有一天他也会跑向世界。
我也希望,随着他的成长,
我也依然能是一个称职的父亲,称职的丈夫。
同时,我也希望我能勇敢地做我自己!

“自由,不是你可以去哪里,而是你愿意留下哪里。”
——余华
📮